要中国炼铝行业不真正减产,西方公司可能就得另想办法。
美国铝业公司(14.8, -0.09, -0.60%)(Alcoa Inc., AA)上周宣布,公司将以大约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少数人持股公司喷气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商Firth Rixson。
过去一年,美国铝业把自身重塑成一家“全球领先轻金属工程公司”,而不是过去的“全球领先原铝和铝制品生产商”。
其传递的信息很清楚:美国铝业不想仅仅被看做一家金属铸造企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原铝产能扩张,带来了供应过剩问题,进而使铝价在过去三年持续低迷。
投资者开始出现了中国正在减产的看法。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师称,中国自2013年年初以来已减产320万吨,减产比例约为12%。
这提振了铝价(至少暂时提供了提振),并推动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 (United Co. Rusal PLC, 0486.HK, 简称:俄铝)在香港上市股票今年上涨了54%。
但这些减产行动可能只是假动作。中国曾在2008年年底迅速削减铝产量,但次年需求好转之后又恢复了生产。与此同时,中国还扩大了炼铝产能,过去一年新增近300万吨,尤其是中国西北部的新疆。
根据总部设在北京的咨询公司AZ China分析师Paul Adkins的数据,到2015年年末,仅新疆的铝冶炼能力就将比俄罗斯去年的铝产量多出一倍有余,而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铝生产国。
中国很难抵抗将所有产能投入使用的诱惑。就算中央政府决定关闭老旧冶炼厂,但背负保留工作岗位压力的地方政府将会维持这些冶炼厂的运营。
Adkins称,近月来,一些省的政府开始向冶炼厂提供电力补贴,考虑到电力占到铝生产成本的45%,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在鼓励生产。4月份产能下降后,5月份全国更多地方的产能突然回升。
中国铝产量回升将再次压低价格,俄铝等原料生产商将遭受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保护的是那些业务更加集中在设计铝产品的公司。
Sanford C. Bernstein的Vanessa Lau称,印度Hindalco Industries旗下的诺贝丽斯(Novelis)生产的是铝薄板;
Constellium和Kaiser Aluminum主要生产汽车和飞机终端产品。美铝最近进军飞机部件的举措也使得该公司慢慢向同一方向迈进。
由于中国铝产能过剩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美铝和其他同类企业的明智选择就是避开那些会受到产能过剩问题影响的领域。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